突破高原期,迎接收获季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教师闵敏
案例:
“一模”后,父母发现小林的状态不太好,脸上少了表情,食欲减退,每天学习到很晚,第二天上学也没什么精神。问他怎么了,他总是叹叹气、摇摇头,说:“没事,挺好。”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与老师沟通,父母才明白,孩子虽然平时很努力,但在最近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够理想,因此心里压力很大。在家里,父母和孩子聊天时,小林表示:“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有什么办法。我再急也就这成绩了。我怎么这么笨。”父母很着急,小林很苦恼。
分析:
小林遇到的情况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是在指学习的一定时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止不前的情况。这个时期,学习者虽然倍加努力、反复练习,但成绩却不见提高。
高原期一般出现在高三阶段的“一模”前后。这时学生学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绩经过了提高期,开始出现学习效率下降、成绩停滞不前的情况。父母如果发现孩子进入高原期,就表明他的学习状态、方法等需要调整。如果他能调整心态、明确目标、合理定位、积极配合,就能顺利度过高原期,取得好成绩。否则,越是努力,成绩越没有提高,看不到希望,出现焦虑、不自信、抑郁等情绪,最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建议:
“一模”对于考生和父母而言是次重要的考试,很多人把它当作高考前的预演,考好了一起欢喜,考不好一起焦虑。这些情况不利于后续复习。对于“一模”,父母要有正确的认识、稳定的情绪,要做好孩子的主心骨。
首先,父母要明确,“一模”不等于高考,只是一个检验学习效果的机会,后续学习更加重要。其次,对于“一模”的结果要分别对待。如果考好了,说明孩子学习方法正确、有效果。这时孩子心情好,自信度高,父母可以和他直接沟通,告诉他有待改进的地方,好心情会让他更乐于接受改进意见,有利于下阶段再接再厉。如果考不好,说明孩子出现了学习问题,还能及时补救。这时孩子心情一定不好,自信心也会下降,父母要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先从增加信心入手,以便于静下心查漏补缺。
对于目前处于高原期的孩子,我们建议父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整:
1.心态上,积极支持,认可孩子的努力。
“一模”后,部分考生会出现否定自己的情况,觉得脑子不够聪明,没有能力,考不上好大学。这时,父母要积极支持孩子,认可孩子的努力,坚定孩子的信心。父母可告诉孩子,现在遇到的是学习上的高原期,这是备考中的正常状态,也是成绩再次提升的必经阶段。这时虽然成绩上会出现暂时的停滞,但坚持下去,经过调整,就会有收获。父母可建议孩子调整学习方法,从题海中跳出来,有针对性地复习;同时带着问题去复习,不求多,只求精,复习一个,突破一个。父母的态度积极,孩子也会乐观起来。
2.时间上,松松绑,给孩子自由放松的机会。
高原期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身心疲劳,这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进入高三,很多考生开始打疲劳战、开夜车,用延长学习时间的方法来提高成绩。长此以往,自己体力透支、学习兴趣减弱、效率下降,出现烦躁、倦怠、力不从心的现象,导致成绩停滞不前的结果。所以,适当地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换换头脑,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为孩子安排些调剂身心的活动,比如带孩子看一场电影,开怀地笑一次;痛快地爬一次山,站在山顶开阔眼界;找个舒服的地方,悠闲地吃顿饭,让节奏慢下来;还可以让孩子跑跑步、打打球、跳跳绳、做做操……体力与脑力的互相搭配,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舒缓,让孩子紧张的头脑体验放松,轻装上阵,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3.物质上,做好饭,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
高原期的人往往心情波动很大,食欲不太好,但健康的身体是持久学习的保障。所以,父母做好饭,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是很重要的。根据色彩心理学的原理,鲜亮的颜色比单调的颜色更能带来好心情。父母可挑选颜色鲜艳的时令蔬菜,丰富餐桌上的颜色,给孩子带来新鲜的感受,增加食欲。同时,饮食上保证均衡的营养,少吃油炸食品,少吃零食。如果孩子感觉压力很大,可在家中存放一些减压食品,如香蕉、柑桔、小米等,其中香蕉所含的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多巴胺都是人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平静。
目前,距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父母和考生都在奋力一搏。希望考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朝着目标全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