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考资讯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阶段又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青年抓起。同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化解观念分歧,实现社会各阶层在思想认识上的和谐,这对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及转型发展时期,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与后现代价值观并存,社会、组织、个人价值追求各异。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虽然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空间,但也使得大学生容易出现认同缺失、价值观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大量增加。而心理问题往往和他们的思想问题密切相关。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个体拥有健康心理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需要切实把握有效的实施途径:

  建立一支有较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只有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素养,才能切实提高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通过教师生动精彩的讲授,使学生既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又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生心理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编写一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内容有机融合的高质量的教材。好的教材,可以把核心价值观24个字有机融合到心理健康基本概念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学生,满足学生身心成长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做到循序渐进,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探索多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有机融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种尝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多开展一些典型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树立把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结合的全员育人的思想。要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任务,而应当是全校教职工的职责,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全体教职工都要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中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好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