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方案将于春节后公布,意味着很快就能进行自主招生自荐。小编建议,高三学生如果有意向申请自主招生,这个寒假一定要抽时间准备一下自荐的事宜。
一是:自荐材料如何准备
自主考试时间安排在高考后,这势必导致报考人数的增加,以及自荐材料的爆棚,这无疑会使2015年自主招生的初审更加严格,初审通过率会更低。这需要考生和家长从现在开始就收集并整理自主招生资料的撰写并提早准备。
专家提醒各位家长,为了提高命中率,也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建议家长们在这段时间里可有意识地浏览各目标高校的官网,查看、搜集信息,将这些院校进行归类,筛选,确定大体的报名范围,同时也可以搜集该校往年的自主招生简章看看、看看这个学校往年都关注考生哪些方面的素质,虽然每年会有变化,但是一个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还是会有一脉相承的东西的;同时注意查看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另外,建议家长在这期间可帮孩子准备报名材料和自荐信。“无论是报名材料还是自荐信,都要体现孩子的特点、特长,同时可准备几个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的侧重点儿有所不同,便于投送给不同的学校。”专家建议道。专家还提醒各位家长和考生,准备材料时,一定要注重真实性,要突出自我,要让老师看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自己。
二是:“校荐”真的完全取消了吗?
“自主招生实施细则”中规定,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细则出台后,有招生专家分析,尽管教育部明确不能向中学分配名额,但不代表中学不能向高校推荐优质考生。
比较典型的有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这些学校的校荐资格都不发校荐码,但是其实也有校荐。如中央财经大学在2014年自主招生章程中规定“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学推荐名额文理科合计不超过3人,且须明确推荐顺序。其他中学推荐名额文理科合计不超过1人。我校不专门向中学下发推荐名额通知,中学直接向我校推荐即可。”
据报道,江苏自主招生初步方案已确定,报道中称,“南京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表示,制定方案过程中,教育部已明确,往年的”校荐”一律取消,今年自主招生由考生自主报名。
南方科技大学、福州大学已公布招生简章,在“校荐”方面的规定也就有了明确的规定。
三是:可以随意选择专业报考吗?
往年自主招生中,对“专业”并无太多限定,通常考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会根据等第取得相应的选专业加分,比如化学奥赛获奖的,很有可能填报机械工程专业,只要分数达线,都会被顺利录取,但今年行不通了。教育部明确要求,自主招生专业要注重与学生特长的匹配,如化学奥赛得奖的一定要填报跟化学相关的专业,否则在前期审核这一关就过不去。这也提醒考生,在准备报名材料时,就要对高校专业做一定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特长来申报,这样可以提高审核通过率。
四是:竞赛奖项算“学科特长”吗?
2015年自主招生实施意见第一节明确工作总体要求中提到:“要明晰试点定位,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在意见第三节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试点高校考核要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确定相应的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意见中两次强调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所谓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意味着什么?
有高校招生专家解释说,学科特长通常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领域的奥赛获奖学生,不同的院校对获奖的等级会提不同的要求。具备创新潜质主要指在科技领域获奖的学生,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当然也有可能是获得相关领域专家的重点推荐。
有关报道称:今年江苏各校的报名门槛将有所提高。以学科特长类为例,往年普通高校要求学生高中阶段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省级赛区三等奖(含)以上,“今年会抬升至二等奖。顶尖的985名校可能缩小到一等奖。”同样的,在“创新潜质”类中,获奖证书的等级也会提高。
招生专家分析:“相对而言,获奖等级越高的同学通过报名审核,获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几率会更大。”
五是:为了提高“命中率”,能不能多报几所呢?
教育部公布的时间表规定,2月底前各高校发布招生简章,3月份考生提交申请材料,4月份高校审核考生材料,4月底前公示通过名单,6月10日至22日高校考核,高考出分前确定入选资格名单。
时间非常紧张,而那时高校还未放假,自主招生测试只可能放在双休日,“大部分高校将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初定在6月13、14日,而13日又是英语四级考试时间,14日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像往年那样‘赶考’的情形不大可能发生了。”招生专家不建议考生“多头准备”,报名前应锁定目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