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考资讯 >

高校的价值:高校应该重教育还是重科研?

热点

委员: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高职阻力很多

建言:政府做好引导让职业教育“高大上”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高等院校到底有多难?在大会上,省政协委员、民进肇庆市委会主委董超凤凭“有话要说”的牌子抢到话筒。她说,转变最难的还是观念,谁愿意从“高大上”的本科院校变为职业技术学校?政协委员坦言,政府除做好政策引导外,还要真正让职业教育也变得“高大上”才行。

[现状]转型遭遇内外困境

董超凤说,广东在推进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转型上已在探索,但转型遭遇内外困境。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而且地方政府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办学的配套政策严重滞后,缺失指引,导致校企合作困难重重。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根本问题。

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邓静红也表示,截至去年5月全国已有20个省份出台高职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文件,而广东未在其列,财政投入难以保障。目前,省属高职院校仅7所,不到1/3纳入生均拨款试点。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生均拨款机制不同步,同属高等教育,试点省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今年每位学生是4500元,不到省属本科院校的一半。而《广东2013年省级决算草案》显示,普通高等教育经费为105.27亿元,高职教育仅为18.48亿元。

董超凤认为,“双师型”师资异常匮乏,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理论型、学术型教师,难以承担培养实践应用人才重任,也是转型难点之一。

[困扰]重教育还是重科研

一直以来,高校重教育还是重科研是讨论的焦点。

邓静红认为,其实是大学办学定位不同,“大学功能就是三个,培养人才、科研与服务社会。无论是高水平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在三个功能上都因自己定位而各有侧重。”如高水平大学在培养人外可能侧重体现在科研上;应用型大学则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上,但两者不矛盾,关键看自己的定位。

邓静红说,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否转型其实也要看办学历史、文化,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定。一些办得好的地方性大学应升级为研究型大学,并非所有地方性大学要转型,“政府在这里起的作用是政策引导,均衡扶持,不能一刀切。”

[对策]高校找准自身定位

要解决问题,董超凤给出系列办法:要加大对现代职业教育宣传,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调动各类企业参与高等职业类院校办学积极性,探索引校进厂、引厂入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开辟企业能工巧匠进入高职院校任教通道,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独立招生办法,招收高职本科院校学生。

“应用型大学转型为高等职业院校是大势所趋。”民进深圳市委主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效民说,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普通本科院校就业率与职业高等院校相比,远远低于后者,迫使他们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