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月23日电(记者袁汝婷谢樱)全国211、985重点院校湖南大学近日被曝一次性接收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就读。由于转入和转出学校排名差距大、学生转学理由五花八门、未经公示等原因引发强烈争议。23日,湖南大学已通报撤销17名研究生的转学决定。
气候不适、饭菜太辣、油画过敏……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堆理由,在实际操作中被高校和学生冠以“特殊困难”的帽子,这些学生们从一般院校“跳龙门”而进入重点大学。面对采访,多所高校对转学“潜规则”讳莫如深。
2014年,位于湖南的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中南林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的17名硕士研究生,通过转学进入211、985重点院校湖南大学。
今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发布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湖南大学排名34位,而上述6所学校排名皆在百名之外,最末的吉首大学排名309名。
记者在这17名学生基本情况中看到,有多名学生本科在湖南大学就读,研究生考入其他学校,再通过转学回到湖大,疑有“曲线救国”之嫌。
湖南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学校研究生院将初审合格的2013级硕士研究生转学转入申请提交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与会人员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研讨,通过投票方式表决,以超过2/3的票数同意17名硕士研究生转入就读。
此事曝光后,湖南大学启动了对转学生的资料程序复核调查工作。调查结果称,在2013级17名外校硕士研究生的转学过程中,尽管遵守了相关转学程序,“但审核中确实存在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19条中‘特殊困难’的规定把关不严等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转学管理条例“留白”存在诸多盲区。这其中,不成文的“潜规则”成为灰色链条的关键一环。
现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但是,该规定中对“特殊困难”并未进一步阐释。
“转入、转出的双方高校,往往都会互相给个面子。”某985高校一位教育研究学者向记者举例,曾有学生以“水土不服”为由跨省转学,转出和转入学校排名相差近百位,“你这次给我面子,我下次就给你面子”。
监督机制的缺乏也为转学的“灰色操作”留下巨大空间。记者随机浏览多所学校官方网站发现,公示信息中几乎没有涉及研究生转学的相关内容。记者查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多地的补充条款,发现很少有硬性规定的公示、监督环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不公开不透明的申请、审核环节,是滋生“转学腐败”的温床。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少雄认为,针对需求可以放开申请转学政策门槛,但应加大公示力度,把高校转学“放在阳光下”。
高校转学,湖南大学并非孤例。事实上,研究生转学在不少高校都存在,但大多以较为隐蔽方式进行。有专家评论说,这些隐晦的转学背后不知藏了多少猫腻?!
湖南大学虽撤消了转学决定,但不能仅仅“一撤了之”,而应当继续调查追责。
图为1月23日,一名学生在湖南大学校门前驻足拍照。
新华社记者龙弘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