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考政策 >

2014年三名校艺考千余计划8万人争

  艺考又至,今年更热。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三所艺考名校虽然招生计划只有1700余个,却吸引了8万人次报考,表演专业报 录比最高竟达170:1,能如愿考取的最终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将成为陪考者。业内人士表示,考生人数年年上涨,但好苗子并不多见,学生报考盲目性明显。

  北电、中戏、传媒大学三所学校艺术类招生报名已经结束,三校报名总人数达到8万人次,比去年增加7000余人次。其中,北电较上年增加2000余人次,中戏增加7000余人次,传媒大学报考人数有所减少。

  幻想着“成名称腕”的考生最热衷的还是表演、播音主持等“高光”专业,竞争十分激烈,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报录比最高,接近170:1,中戏、北电相关专业也是“百里挑一”,淘汰率在99%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学校的不同考场中经常会出现同一拨人,他们都选择兼报多个学校和专业。比如,来自黑龙江的双胞胎女孩刘星悦和刘铭悦就同 时报考了中戏和北电。在传媒大学考场外,同样扎着马尾辫、穿着白色羽绒服的三个女孩因为多次“偶遇”已成为关系要好的小伙伴儿,她们分别来自湖南、广西和 内蒙古。还有一位山东考生连报十余所学校,几乎每隔一天就要参加一所学校的考试。虽然报考多所学校,但每个学校的特色、教学优势,考生并不清楚,多报学 校,只是为了提高命中率,这也体现出考生报考的盲目性。看来艺考只是“虚火旺”。

  考生盲目报考,有人可乐开了花。艺考培训班巴不得考生盲目,考生越盲目,他们生意越红火。记者采访的20多名考生中,8成以上都上过培训班或辅导课,其中,不少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半路出家”选择艺考的学生,他们并没有艺术梦想,只是把艺考当作高考的捷径。

  例如,山东青岛考生小刘报考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去年10月就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学习播音,培训班包食宿,生活费和学费一个月八千 元,至今仅上培训班,他已花费了三四万元。小刘并不清楚,培训他艺术知识的教师有没有资格,教的发音方法、朗读方式对不对路,他只是觉得“便宜没好货,学 费贵,效果应该也不差吧!”

  别看考生大把撒钱上培训班,却不关心艺考考试形式的变化。不少考生竟然并不知道今年部分学校复试增加口试,考查文艺常识,只是这几天看了新闻才知道,病急乱投医,四处寻找复习材料,结果路边贩卖文艺常识自印资料的小贩又赚了个盆满钵满。

  花了这么多钱,其实并不讨巧,艺考考官最反感带有明显培训痕迹的表演。北电表演学院院长张辉透露,表演自然、气质独特、个性鲜明、具有想象力、 理解力和感受力的考生才会得到考官的青睐,这些是培训不出来的。中戏表演系系主任郝戎也直言不讳,考生应根据自身条件、理性报考,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演 员。